《河東之子》專訪
近日,運城系列電視片《河東之子》播放了對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新創的專訪。本節目由山西建龍實業有限公司特約播出。
碳達峰、碳中和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其重要性怎么強調都不過分??梢院唵胃爬?,碳達峰、碳中和將重構社會經濟體系、重構能源體系、重構工業體系甚至是人們的消費行為,意義非常重大。
我們對于世界的認知是在不斷提升的。我國鋼鐵工業發展可以劃分為五個階段:第一個是增量階段,在增量階段難免會存在盲目性、存在過剩問題。隨著市場化進程的推進,我國鋼鐵工業步入減量階段,隨后進入強環保階段。在鋼鐵工業快速發展過程中,過去的環保標準已經不能滿足要求,現在我國鋼鐵工業執行著世界上最嚴格的超低排放標準,相當于歐洲標準的十分之一。如果按照過去的理念,這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我從冶金部計劃司剛到冶金規劃院的時候,很重要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參與節水標準的制定。1998年,我國煉1噸鋼需要消耗30噸水。當時很多企業對新的節水標準提出質疑,認為根本無法實現,而現在我國煉1噸鋼僅需消耗大約3噸水,這是遵循產業發展規律的體現。當前,我國鋼鐵工業發展正處于加快聯合重組、強化環保和低碳發展的“三期”疊加階段。
根據統計,已有54個國家完成碳達峰,這些國家的碳排放量合計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約40%。也就是說,這些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工業化,進入現代化。而對于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實現工業化,那么也就無法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一定是先達峰、后中和。中國幅員遼闊,區域發展水平差異很大,不同行業、城鄉之間的差別也很大,我們應考慮如何在不影響經濟發展、不影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改善的前提下實現低碳發展。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處理好發展和減排、整體和局部、短期和中長期的關系。
我國鋼鐵工業低碳發展挑戰巨大,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數量大。2020年我國鋼產量達到10.65億噸,占全球比例高達56%。二是碳排放量大。我國鋼鐵工業以高爐-轉爐流程為主(在流程結構中的占比高達90%),這種高碳特點就決定了我國鋼鐵工業碳排放量大,占全球鋼鐵碳排放總量的60%以上。在國內,鋼鐵行業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比例也超過了15%。因此,無論從國際還是國內來看,中國鋼鐵都是落實碳減排的重點領域。三是企業數量多。中國鋼鐵企業數量眾多,而且每個企業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因此減碳難度很大。四是碳排放機理復雜。鋼鐵行業是流程行業,在高爐-轉爐流程中,幾乎每一個工序都排碳。同時,面對一系列低碳發展挑戰和困難,我國鋼鐵工業在人力、資源、技術、制度等方面準備不夠、能力不足,短期內很難有效應對。
冶金規劃院經過長期研究與工作實踐,認為我國鋼鐵工業低碳發展路徑主要包括六個方面:一是推動綠色布局。如果布局不合理,無效的碳排放就會很高,這其中也包括采取綠色物流方式來實現降碳。二是節能及提升能效。目前,我國高爐-轉爐流程鋼企余熱余能自發電率平均達到53%,通過采用先進適用的高效節能技術和設備,特別是借助數字化、智能化等節能新手段,有望將能效利用率提升至60%以上。三是優化用能及流程結構。其中,包括優化能源結構、原料結構、流程結構和產品結構四個方面。應進一步提高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更多的采用球團礦、廢鋼等原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企業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并應努力生產更多的綠色低碳鋼材產品。四是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鋼鐵行業應與建材、化工等行業實現大規模的循環發展。比如,北方地區的城市供暖需求,就可以利用鋼鐵企業的余能余熱來滿足;鋼鐵企業的高爐渣和鋼渣等還可以用作建筑材料,能夠有效減少建筑行業的碳排放;此外,還可以通過鋼化聯產來降低整個社會的碳排放量,從而發展循環經濟。五是應用突破性低碳技術。我國鋼鐵行業低碳發展從根本來講需要依托技術革命,重點技術包括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氫能冶煉、氧氣高爐和非高爐冶煉等。目前國內外鋼鐵企業都在積極探索研究低碳冶煉核心技術。六是做好制度建設和政策體系保障。技術的創新發展只有通過制度的優化才能推進。應高效建設全國碳交易市場,同時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冶金規劃院研究提出,應構建“C+4E”低碳發展評價體系。這個評價體系的核心思想為:以提高碳生產率為核心,實現能源節約,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環境協同治理,構建鋼鐵生態產業鏈??傊?,我國鋼鐵工業應在發展中降碳,在降碳中發展,應通過科學的方式、通過科學發展來實現降碳。上述六個方面路徑的高效實施,相信會在我國鋼鐵行業低碳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冶金規劃院作為冶金行業最早開展低碳研究工作的專業化機構,聚力我國鋼鐵工業低碳發展,在政府、行業和企業層面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持與專業服務。在過去的2021年,冶金規劃院迅速行動,協助近百家國內鋼鐵企業制定了碳達峰及降碳具體行動方案。
我們整個社會都應倡導以提高碳生產效率為核心的發展理念,同時須兼顧節能、環保、經濟效益和整個社會協同發展,這就需要社會各行各業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國鋼鐵工業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最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之一,在規模、技術、裝備、管理、產品等各方面均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但從發展階段分析,我國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仍然任重道遠。鋼鐵與經濟密不可分,我們應該鼓勵支持優秀的鋼鐵企業實現更好發展,這對于支撐地方工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