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進節能減排
促進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李新創解讀
《“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李新創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一、《方案》概要
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2021年12月28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國發〔2021〕33號)(以下簡稱《方案》)?!斗桨浮诽岢觥笆奈濉惫澞軠p排主要目標為“到2025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比2020年分別下降8%、8%、10%以上、10%以上。節能減排政策機制更加健全,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辈⑼ㄟ^健全節能減排政策機制推進十項節能減排重點工程,支撐上述目標的實現。
二、《方案》對鋼鐵行業的新要求
(一)產業結構
《方案》對鋼鐵行業產業結構優化重點體現在規范化、差異化和高效化三個方面。
一是要以規范化為基礎。文件進一步明確和強調了項目建設的相關要求,確立了“堅決拿下不符合要求的‘兩高’項目”的工作總基調,延續了鋼鐵行業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產業發展要求,為產業結構優化明確了“紅線”和“底線”,為推動產業升級發展營造了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
二是要以差異化為手段?!?/strong>扶優汰劣”是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方式,《方案》指出“持續完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等綠色電價機制,擴大實施范圍、加大實施力度,落實落后‘兩高’企業的電價上浮政策”“推動能源要素向優質項目、企業、產業及經濟發展條件好的地區流動和集聚”。通過實施差異化政策,將提高鋼鐵行業限制類裝備產能的生產成本,同時優勢鋼鐵企業將獲得更多的生產要素資源,更有利于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三是產業結構優化要以高效化為導向?!?/strong>方案》突出了生產效率提升方面的要求,提出了“強化能耗強度降低約束性指標管理”“以能源產出率為重要依據”“‘十四五’能耗強度降低實行基本目標和激勵目標雙目標管理”的工作思路,制定了“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能效標桿水平的比例超過30%”等一系列以提高生產效率為導向的目標,要求鋼鐵行業做好效率提升工作,用有限的資源產生更大的效益。
?。ǘ┕に嚵鞒?
《方案》明確提出“鼓勵將高爐—轉爐長流程煉鋼轉型為電爐短流程煉鋼”。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是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的迫切要求。相比高爐—轉爐長流程工藝,全廢鋼—電弧爐短流程工藝的綠色低碳優勢更加突出,由于取消了高爐及燒結、焦化等工序,全廢鋼—電弧爐短流程工藝可減少97%的采礦廢棄物、90%的原料消耗、86%的空氣污染、70%的CO2排放、50%的能源消耗和40%的用水,污染物排放量大大減少。目前我國電爐鋼產量占比約10%,與世界平均水平30%左右、美國近70%、中國以外其他地區50%左右相比,差距顯著。因此,科學引導電爐短流程煉鋼發展,是我國鋼鐵行業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三)節約能源
《方案》明確提出節能目標,并做出以下工作部署。
一是堅持節能優先。節能優先原則應始終貫穿鋼鐵行業“十四五”發展過程中,對于新上鋼鐵等高耗能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且能效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二是持續推進全面能效提升?!?/strong>方案》堅持節能優先,提出強化能耗強度降低約束性指標管理,有效增強能源消費總量管理彈性。能源消費總量上允許保持合理彈性,弱化了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限制。能耗強度的加強,以能源產出率為重要依據,形成倒逼機制,促進能效提升措施的落實和目標的實現。鋼鐵行業能源消耗占比較高,為減輕自身能耗雙控壓力,爭取更多的發展權,應積極全面推進能效提升,完成2025年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能和數據中心達到能效標桿水平的比例超過30%的發展要求。
三是持續推進能源轉型?!?/strong>方案》多次提及使用可再生能源,持續強調能源革命,包括積極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建筑光伏一體化建設等。鋼鐵行業能源低碳化轉型面臨壓力大,“十四五”期間應持續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轉型,積極參與綠電市場化交易,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比,實現多能互補。
?。ㄋ模┑吞及l展
《方案》對鋼鐵行業低碳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要求鋼鐵企業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strong>方案》指出因地制宜推動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加快工業余熱、可再生能源等在城鎮供熱中的規?;瘧?。這將有效推動鋼鐵企業利用高爐沖渣水等工業余熱為周邊城鎮供暖,實現產城融合。
二是要求鋼鐵企業提升碳交易能力?!?/strong>方案》指出加強用能權交易與碳排放權交易的統籌銜接,推動能源要素向優質項目、企業、產業及經濟發展條件好的地區流動和集聚。這將鼓勵鋼鐵企業提升參與碳交易和用能權交易的基礎能力,促進市場化機制碳減排。
三是要求鋼鐵企業提升統計監測能力?!?/strong>方案》指出嚴格實施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健全能源計量體系,加強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和應用。這將有效推動鋼鐵企業完善統計監測能力,提升數據管理水平,為摸清碳排放家底、制定碳減排策略奠定堅實基礎。
(五)綠色物流
《方案》對鋼鐵行業物流運輸環節綠色化發展提出了明確的工作要求。
一是要優化物流運輸結構?!?/strong>方案》提出“加快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大力發展鐵水、公鐵、公水等多式聯運”。文件強調加快物料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大力發展鐵水、公鐵、公水等多式聯運,進一步降低鋼鐵產業的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是鼓勵使用清潔能源運輸設施?!?/strong>方案》指出“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環衛清掃等車輛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比例,深入實施清潔柴油機行動,鼓勵重型柴油貨車更新替代”。通過使用清潔能源運輸設施,降低物流運輸環節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更有利于產業綠色發展。
三是大力發展智能信息化物流?!?/strong>方案》強調大數據在物流運輸環節的應用,提出“大力發展智能交通,積極運用大數據優化運輸組織模式。加快綠色倉儲建設,鼓勵建設綠色物流園區”。鋼鐵行業應開展物流環節信息化、數字化的進程,提高企業倉儲、運輸、分撥配送等物流環節的自動化、智慧化水平,促進產業綠色轉型。
(六)環保治理
《方案》明確了污染減排目標,并提出了重點行業、重點區域“十四五”環保治理工作重點。鋼鐵行業作為重點行業,應不斷鞏固提升環境治理成效,助力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一是行業深度治理?!?/strong>方案》提出“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并明確了“到2025年,完成5.3億噸鋼鐵產能超低排放改造,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燃煤鍋爐全面實現超低排放”的工作目標。目前鋼鐵行業已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公示的企業23家,產能約1.4億噸,距離目標尚有較大差距,因此,超低排放改造仍是“十四五”首要的重點工作。
二是重點區域減排?!?/strong>方案》提出“持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秋冬季攻堅行動”,延續了重污染天氣應急和錯峰差異化管控的要求,確立了“優中選優”的基調,對重點區域鋼鐵企業全面推進環境績效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方案》強調“以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及珠三角地區、成渝地區等為重點,推進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減排,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鋼鐵行業是細顆粒物前提物之一氮氧化物的排放大戶,隨著脫硝設施投運帶來的氨逃逸也會衍生細顆粒物,同時焦化和燒結排放的可凝結顆粒物由于缺乏標準規范而被忽視。因此,要求重點地區鋼鐵焦化企業積極實施上述污染物的協同治理。
三是節水與廢水治理?!?/strong>方案》提出“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6%”的“十四五”時期節水目標,強調“深入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落實節水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明確鋼鐵等重點行業以開展廢水資源化利用改造為工業綠色升級實現途徑,聚焦重點流域,堅持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與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在鋼鐵行業內全面推動實施節水行動,加強廢水減量與資源化利用,尤其江蘇、湖北等長江流域,以及山西、山東等沿黃省市鋼鐵產能集中地區廢水零排放勢在必行。
四是強化總量控制?!?/strong>方案》指出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是推進節能減排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將從優化總量減排指標分解方式、改進總量減排核算方法、提升總量減排核算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健全制度,并通過完善考核、激勵、監督等手段輔助實施。鋼鐵作為高排放行業,必將承擔更艱巨的減排任務,這就要求鋼鐵企業全面挖潛,爭取最大發展空間,同時加強企業內部環保管理信息化水平,實施精細化、智能化、高效化環保管理。
(七)標準認證
《方案》明確指出要健全法規標準,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制定修訂一批強制性節能標準,深入開展能效、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鋼鐵工業作為工業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亟需建立健全鋼鐵行業節能減排與綠色低碳標準體系,加快先進、成熟、可靠的節能減排和綠色低碳技術標準的制定,推動先進技術產品在行業內的應用;制定并優化污染物排放、能耗、水耗限額標準,進一步倒逼鋼鐵行業企業實施工藝技術升級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
(八)人才隊伍
《方案》明確提出壯大節能減排人才隊伍,并從健全節能監察體系、崗位設置、監管隊伍建設、人員培訓、職業標準等幾個方面提出明確要求。首先,認識需要進一步提高。隨著監察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以及節能監察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對全行業做好“十四五”節能減排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其次,管理需要查缺補漏、細化優化。要按要求設置能源管理崗以及崗位負責人,以及專職環保人員。最后,人才隊伍建設亟待優化提升。要通過多方式、全方位的培訓,打造一支業務精、效率高、執行力強的節能減排人才隊伍。
三、鋼鐵行業“十四五”節能減排工作重點
(一)加快產業結構升級
一是鞏固去產能成果。持續深入推進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成果,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和已化解過剩產能復產,嚴查各類違法違規新增鋼鐵產能行為,嚴格產能置換項目監督管理,為產業結構升級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二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充分運用市場化、法治化辦法,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包括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后產能退出,用好差別化電價、水價等措施,引導限制類裝備實施升級改造。此外,以兼并重組為契機進一步整合行業內資源,提高產業集中度,同時淘汰無效、低效產能,推進裝備提升,提升整體發展水平;三是促進產業協同發展。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導向,以構建產業發展生態圈為目標,以資源循環利用為紐帶,強化與建筑、化工等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同時,加強與上下游企業協同共生、耦合發展,從鋼鐵材料生產企業向生產零部件、部品化延伸,向提供一體化的材料系統化解決方案轉變,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二)多措并舉促進電爐鋼發展
一是鼓勵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電爐鋼項目建設,現有城市電爐鋼企業立足就地改造,達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業原則上不搬不關不停不限;二是全廢鋼電爐企業碳交易配額放寬;三是引導廢鋼資源適度向電爐企業傾斜,對電爐企業采購民間廢鋼資源,稅務局優先發放進項憑證,作為列支成本抵扣;四是進一步推動深化電力體制改革,落實相關清理電價附加收費政策,降低電爐鋼用電成本;五是充分利用綠色制造、首臺套保險等渠道,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對智能化、綠色化電爐短流程煉鋼工藝和裝備等領域的投資力度。
?。ㄈ┤嫱七M能效提升及能源轉型加速
一是加強源頭控制,遏制盲目發展。從源頭嚴控新上項目能效水平,新上鋼鐵等高耗能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且能效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新上項目須實行能耗等量減量替代;二是推廣節能技術,全面提升能效。應以余熱余能自發電提升為重要抓手,以構建多能互補與儲能系統相結合的能源體系為依托,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三是加速能源轉型,優化流程結構。發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鼓勵鋼鐵企業因地制宜建設光伏和分布式風電,建設新能源電站或積極參與綠電市場化交易,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比,實現多能互補。
(四)加快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一是夯實低碳發展基礎。構建完善的碳排放及有關舉措的統計體系框架,形成穩定、質量可控的數據采集機制,建立核算方法體系,強化鋼鐵行業碳排放統計核算能力。建立碳排放統計核算數據質量技術體系及歸口管理制度,防止數出多門;二是實施碳達峰行動方案。做好碳達峰專項工作頂層設計,抓緊編制行業和企業碳達峰路線圖和行動方案,明確碳達峰時間和峰值目標,抓實抓細關鍵降碳舉措;三是協同創新突破性低碳技術。推動高爐富氧冶煉、熔融還原、氫冶金、CCUS、冶金渣余熱回收利用等突破性低碳技術探索研發和產業化示范應用。加快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綠色低碳技術協同創新體系,推動低碳、零碳、負碳和儲能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攻關、研發和推廣利用;四是積極參與全國碳交易市場。盡快研究制定鋼鐵行業全國統一碳市場準入標準、配額分配方法和有關技術規范,加快推進鋼鐵行業全國統一碳市場相關制度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建設,為鋼鐵行業進入全國統一碳市場做準備。爭取到2023年建立鋼鐵行業全國統一碳市場。
(五)促進物流運輸環節升級
一是提升企業外部運輸清潔運輸比例。結合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改造契機,企業外部運輸力爭實現80%清潔運輸比例的目標。重點企業應完善自有鐵路專用線、碼頭泊位以及皮帶輸送系統的建設工作;二是改善企業內部運輸環節用能結構。通過新能源汽車運輸車輛、新能源非道路移動機械、新能源或混合動力機車在企業內部的應用,降低企業內部物流運輸環節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三是大力發展鋼鐵智慧物流。企業建設智慧物流平臺、智慧倉儲系統、智慧運輸系統、智慧碼頭系統、物流大數據中心,建立綠色物流園區,企業在專業化、標準化、綠色化、信息化、服務化、精細化的前提和基礎上,通過智慧化最終實現物流運輸集約化、高效化的目標。
(六)持續推進高質量超低排放改造
“十四五”期間鋼鐵行業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仍是堅定不移、力度不減的推動鋼鐵企業實施超低排放改造。一是加快進度,確保實現“到2025年,完成5.3億噸鋼鐵產能超低排放改造”的目標;二是為保證鋼鐵企業實施改造效果,第三方應嚴格超低排放評估工作,同時強化超低排放公示企業的事中事后監管,實現持續穩定超低排放;三是推動超低排放與碳排放的協同。鋼鐵企業應高質量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同時結合國家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于各污染源分類綜合施策,強化源頭削減、嚴格過程控制、優化末端治理。此外,制定相關標準規范,開展重點區域鋼鐵行業污染物協同治理,規范企業脫硝設施運行管理、實施精準噴氨,強化氨逃逸控制;指導企業超低改造同時協同去除可凝結顆粒物等非常規污染物;開展燒結機頭煙氣、焦爐爐體、焦化化產區域VOCs監測和控制技術研究,制定深度減排方案,強化治理成效。
(七)大力推進行業水效提升
發揮水節水標桿企業和水效領跑者引領示范和典型帶動作用,以領跑者先進管理模式和工藝技術應用經驗為模板進行復制推廣,促進企業水效對標達標。加強高效循環用水、水質穩定運行、水務智慧管控等行業適用的先進節水技術實施,推動焦化冷軋等特征廢水處理、濃鹽水減量與零排放等關鍵技術突破攻關,重點流域嚴控廢水排放,基于分流制排水制度,著力實現雨污分流、廢水資源化利用與零排放。同時,以鋼鐵企業廢水處理設施為依托,加強打造以城市中水、城鎮生活污水為生產水源的產城融合模式。
(八)鼓勵企業開展卓越環??冃Ч芾?
通過實施精細化、智能化、高效化環保管理,全面提升企業環??冃?。一是鼓勵企業開展第三方環保幫扶。從工藝優化、環保改造技術路徑設計、在線監測規范性排查,到精益化績效管理制度建設,助力企業數據歸真,并通過全面挖潛減排,實現環境績效大幅提升;二是深化信息化管理改革。在現有無組織管控治一體化平臺的基礎上,通過數據精準采集、精確核算、對標挖潛、聯動治理等實現閉環管理,進一步提升環保智能化管理水平,實現裝備硬實力與管理軟實力的有機統一,建立卓越環??冃У拈L效機制。
(九)建立健全行業節能減排與綠色低碳標準體系
一是加強標準與技術創新互動。在先進節能減排與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發的同時,同步開展標準化工作,及時將進、成熟、可靠的節能減排和綠色低碳技術轉化為標準;二是完善節能減排標準化保障。建立健全鋼鐵行業節能減排與綠色低碳標準體系,指導相關標準研制。加快能耗限額標準的制修訂,加大系統節能管理、環保運維評價和固廢利用管理等標準研制;三是強化標準的實施應用。推動鋼鐵行業節能、環保等領域政策更多的引用標準,以標準作為產業政策落地實施的科學保障和有力支撐。
(十)強化節能減排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人才隊伍培訓力度。強化和完善全行業節能減排人才隊伍培訓,定時組織節能減排行業公開課培訓。鼓勵和引導企業開展節能減排人才隊伍自主培訓,并結合自身實際,委托權威行業第三方機構組織實施針對企業管理層、執行層、操作層的各類培訓;二是建立并逐步完善人才隊伍成長機制、交流學習機制,通過不斷對標提升行業整體人才隊伍水平。進一步強化人才隊伍管理工作,通過優化監督考核機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保護保障體系,調動積極性、主動性。與權威行業第三方機構深入合作,聘請“環保管家”,帶動企業人才隊伍水平全方位提升。